
台東有著屬於自己的大海顏色,也有一座沒有門票和圍牆的美術館。
從火車站出發,沿途能發現許多藝術作品靜靜藏在城市角落,像是不經意的驚喜,順著南迴公路往前走,隨著海浪的節奏前進,藝術的篇章也在南迴緩緩展開。
南迴藝術季集結了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家,讓創作在山與海之間綻放,把台東的自然景觀與多元文化化為靈感,編織出屬於這裡的故事;台東也是一座大型美術館,不收門票、沒有時間限制,旅人只要放慢腳步,就能隨時走進一場最自由的地景藝術展。
這篇文章會和大家分享兩天一夜南迴藝術季的行程安排,帶大家一路從山到海,感受台東的藝術能量與最療癒的自然風景。
台東藝文看透透|活動資訊介紹


即日起至 2025/11/15,台東多個藝文展演活動現場,皆可領取《台東藝文看透透》透卡組,舉起透卡,對著藝術作品、場域裝置或表演活動,拍下你的專屬照片,將照片留言到臺東縣政府文化處指定貼文,並標記一位朋友+留言一句展覽心得或喜歡的展品分享,即可參加抽獎!
台東兩天一夜行程路線DAY1|2025南迴藝術季

台東蜿蜒的山脈、蘇打藍的大海與層層浪花,共同描繪出一幅專屬於台東的風景。
這裡給人的感覺總是特別自由,不論是風景、人,還是藝術,都有一種無拘無束的節奏,讓人心情也不自覺放鬆下來。
相隔兩年,終於又有機會再訪台東南迴藝術季。
這次我們沿著南迴公路前往太麻里與大武鄉,沿途能看到不少有趣又充滿含意的地景藝術,總算能慢慢走、慢慢看,好好感受台東山海之間的風景與創作。
台東南迴藝術季作品|是那裏嗎? Is It There?




在太麻里的海邊,有兩個人並肩而立,手牽著手,像是大人帶著孩子,一起望向那片無邊無際的太平洋。
這是排灣族藝術家的創作,以山與海為起點,思考光的方向,他相信,光來自海的那一端,若能化身為魚,也許就能游向光的源頭。
站在作品旁,看著他們的背影與遠方的海,我也被這段尋光的故事悄悄觸動,陽光灑在浪花上,閃爍的光影就像在回應著那份追尋,讓人忍不住想起,每個人心中或許都有一片想抵達的海。
Info.是那裏嗎? Is It There?
地址: 台東縣太麻里鄉南迴公路35號
台東南迴藝術季作品|新天使 New Angel


來到了太武鄉的沙灘邊,一頭抹香鯨長出了翅膀,彷彿正準備掙脫海洋、向藍天飛翔。
在陽光灑落的瞬間,這個畫面既夢幻又帶點沉思,那雙翅膀不只是自由的象徵,更隱含著對海洋環境變遷的反思。
這件作品取材自德國哲學家本雅明所提的「新天使」概念,藝術家以抹香鯨作為海洋的象徵,延伸出對環境永續的呼喚,當人類追求進步與文明的同時,也讓自然付出了代價,如今,這隻抹香鯨化身為海洋的「新天使」,提醒我們珍惜並守護這片藍色國度,讓海洋生物能自在悠遊於無邊的海洋中。
Info.新天使 New Angel
地址: 台東縣尚武濱海休憩區海灘上 (台九線420K)
台東南迴藝術季作品|共棲之所


第一次看到這件作品時,我就被它深深吸引。
遠遠望去,像是一片由漂流木和細枝編織而成的森林,高達四米的結構在海風中靜靜矗立,既粗獷又帶著生命的韻律,這片「樹林」其實象徵著鳥類的避難所,也隱喻著自然界中不斷循環的生命,萬物在消逝與重生之間,持續延續著彼此的連結。
這件作品由保加利亞藝術家創作,希望觀賞者能以不同的角度去感受山與海的交會,也藉此喚起人們對在地生態與野生動物的關懷與尊重。
Info.共棲之所
地址: 台東縣尚武9420濱海休憩區
台東南迴藝術季作品|Hamaleng


在藍天與海岸之間,一顆白色的巨石靜靜佇立,外型圓潤又帶著柔和的弧度,像是一枚被時光磨平的貝殼,也像是在海邊沉睡的守護者。
這件作品取材自排灣族的神話傳說,百步蛇於年老之際化身為老鷹,成為族人的守護神,藝術家以彎月與蜷蛇為造型靈感,象徵母性的包容與文化的庇佑,同時運用回收衝浪板與塑膠製作,傳遞環境永續的理念。
Info.Hamaleng
地址: 台東縣大武鄉大鳥村
阿梅海產|大武漁港旁的海鮮餐廳





沿著南迴公路一路往南,來到大武漁港旁,這天的午餐我們選擇在阿梅海產用餐,餐廳外觀看起來相當樸實不起眼,卻藏著讓人驚喜的好手藝與好味道。
店裡的海鮮新鮮又實在,份量也相當豐盛,老闆與老闆娘都十分熱情親切,難怪在網路上有著許多好評。

炒高麗菜
高麗菜清甜脆口,帶著自然的甘甜,調味恰到好處,不會過鹹,也不搶走食材本身的清爽滋味,搭配一口白飯與其他海鮮料理,真的再適合不過!

煎魚
這道煎魚是當日現捕的新鮮漁獲,外皮煎得金黃酥香,裡頭的魚肉柔軟細嫩,帶著海魚自然的鮮甜,調味簡單,只用了薄鹽提味,就能吃出清爽的鹹香與鮮味。

鹽酥炸旗魚
這道是老闆的隱藏菜單,把旗魚切成小塊後酥炸,外層金黃酥香,魚肉仍保有柔軟的口感,吃起來香氣十足又不油膩,有點像鹽酥雞,卻多了旗魚特有的鮮味與清爽感,越吃越順口。

小魚煎蛋
小魚煎蛋香氣濃郁,外層煎得微焦金黃,口感柔軟又帶著吻仔魚的鮮美,一旁附上的甜鹹醬能增添層次感,不過我更喜歡直接吃原味,有種樸實又熟悉的古早味道。
Info.阿梅海產
地址: 台東縣大武鄉環港路1號
營業時間: 週一至週日 10:00 – 20:00
山豬窟休閒農業區|藏匿山裡的秘境風光,俯瞰南迴最療癒的山海景色



山豬窟這個名字來自早年常見的山豬群聚於溪邊戲水的景象,由於目前較難見到山豬的蹤跡,後來就轉型為山豬窟休閒農業區,四季各有不同的風景,從這裡能鳥瞰南興與尚武的海岸線,無論何時到訪,都能感受台東山海最動人的風景。
園區也規劃了草地餐桌、導覽與手作體驗活動,還有食農教育與生態解說等豐富內容,都能讓人更貼近台東這片土地、好好感受大自然,如果有機會,不妨提前上網預約來這走走。
Info.山豬窟休閒農業區 遊客服務中心
地址: 台東縣大武鄉尚武村20鄰太湖路11之3號
南風坡|有如原始叢林的森林步道




很難想像在台東的山裡,竟藏著這樣一處秘境,從南迴公路開車約15分鐘,就能抵達「南風坡」,這裡同樣屬於山豬窟休閒農業區的一部分,沿著小徑緩緩往前走,空氣裡帶著森林獨有的氣息,陽光從枝葉縫間灑落,微風拂過耳邊,只有蟲鳴與樹葉摩擦的聲音。
我們像誤闖入一座原始森林,樹木高聳,枝幹被藤蔓緊緊纏繞,四周生長著各式植物與野花,像灰背櫟、青剛櫟、台灣捲瓣蘭、大花豆蘭,還有黃藤、裡白瓜馥木與赤靈芝等等,隨著步伐漸漸深入,心情也逐漸跟著沉靜下來。




南風坡的步道全程來回大約需要一小時,我們這次是在山豬窟服務人員的推薦下才來訪,雖然沒有事先預約導覽,加上時間有限,沒能走完整段路,但沿途的自然景色已讓人印象深刻。
如果有興趣深入探索,也很建議提前預約導覽行程,會有專業老師帶領解說,能更認識這片森林豐富的生態與植物樣貌。
Info.南風坡
地址: 台東縣大武鄉山豬窟產業道路
忘憂亭|小百岳之一的秘境觀景處



大武舊名「巴塱衛」,巴塱衛山則是小百岳之一,座落於山豬窟休閒農業園區內,海拔約150公尺的山頂上,有座名為「忘憂亭」的秘境景點,是當地最美的制高處,天氣晴朗時,能將整片太平洋盡收眼底,遠方甚至可隱約望見綠島與蘭嶼的身影。
可惜這次前來時,忘憂亭正在整修,無法在涼亭欣賞風景,不過我們沿著一旁的小路往下開,依舊能看到壯闊的太平洋在眼前展開,那天接近傍晚,厚重的雲層遮住了部分陽光,少了點台東藍的明亮,卻多了幾分靜謐與壯麗,站在山邊,望著遼闊無際的海平線,仍然會被這份大自然的力量深深震撼。
Info.忘憂亭
地址: 無明確地址,可直接導航忘憂亭就能到達
台東兩天一夜行程路線DAY2|城市裡的藝術巡禮-臺東美術館


既然這次來台東旅行是一場與藝術的相遇,那麼臺東美術館自然不能錯過,雖然來過台東好幾次,卻是我第一次走進臺東美術館,有種新鮮的感覺。
臺東美術館是東台灣唯一以「美術」為主題的展覽空間,館外是一片遼闊的綠色草地,漫步其中,能感受到自然與藝術交織的氛圍,草地上也妝點著多件公共藝術作品,讓人還沒進館,就已沉浸在美的氛圍裡。
臺東美術館公共藝術作品|山海之歌

矗立在臺東美術館草地上的紅色雕塑,在一片翠綠中格外耀眼,造型靈感取自都蘭山的稜線,阿美族與卑南族心中的聖山,藝術家將山的線條轉化為人臉的剪影,再以太平洋的波濤化作流動的髮絲,將山與海、自然與文化緊密連結,彷彿在訴說著台東獨有的山海之美與生命脈動。
臺東美術館公共藝術作品|許願.一個夢想__回家

這件作品半像鹿、半像羊,靜靜佇立在草地上,既堅毅又脆弱,藝術家以漂流竹、海廢塑膠、木與鐵等回收材料打造而成,象徵被人類遺棄卻仍試著尋找歸途的生命。
作品以偽裝為意象,描繪在城市裡努力生存的自己,外表看似強壯,其實內心仍保有柔軟的靈魂,那些覆蓋在身上的五彩碎片,如同社會貼上的標籤,看似耀眼卻帶著重量,它抬頭凝望遠方,彷彿在問「我還能做回自己嗎?我還能回家嗎?」
臺東美術館|老鼠、白蟻、兔子狐狸鼠鹿與蒼蠅的生靈馬戲 – 張徐展個展(展期已結束)




這次來到臺東美術館,正好遇上藝術家張徐展的個展《老鼠、白蟻、兔子、狐狸、鼠鹿與蒼蠅的生靈馬戲》,他以紙紮與民俗信仰作為創作靈感,將我們熟悉的傳統民藝轉化為具有想像力的藝術語彙,作品裡既有懷舊的溫度,也有對現代社會的隱喻。
展區的光線昏暗而神秘,像走進一場奇幻的夢境,紙雕與光影融合成森林與神話的世界,每一個展區都充滿驚奇,當影像投射在黑暗中,紙偶隨著故事緩緩移動,讓人幾乎忘了現實的存在。





這次展覽以萬物皆有靈為核心概念出發,延伸出對生命與存在的細膩思考,藝術家從微觀的角度出發,讓那些在日常裡被忽略的小生命,昆蟲、動物、甚至不起眼的自然細節,都成為作品中的主角。
這次使用紙紮與動畫,為生靈注入溫度與情感,讓參觀者在光影交錯之間,看見每個生命獨有的軌跡與靈魂。
野室珈琲W.G.cafe|臺東美術館裡的玻璃屋咖啡廳




野室咖啡位於臺東美術館內,大片落地窗映入滿眼綠意,陽光灑落在木質桌椅間,讓整個空間顯得明亮而溫柔,挑高的設計搭配藤編燈飾與植栽,氛圍清新又放鬆,像是城市裡的一片綠洲。
這裡提供早午餐、咖啡、輕食與甜點,也販售許多台東在地的文創商品與手作選物,逛完展覽後能在這裡休息、品嚐咖啡或下午茶,感受屬於台東的悠然氣息。


早午餐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這道薄烤蜜醬天貝,以鷹嘴豆製成的天貝切成薄片,刷上結合醬油、楓糖漿與芝麻油的蜜醬後烘烤至金黃微酥,口感帶著淡淡甜香與柔韌彈性,越嚼越能感受到豆香的層次。
旁邊搭配的生菜沙拉則使用部落農場種植的有機蔬菜,清脆爽口,屬於較無負擔又健康的早午餐。

我們分別點了鹿野紅烏龍茶和西西里咖啡。
鹿野紅烏龍茶的茶色透亮琥珀,帶著淡淡果香與蜜香,十分溫潤順口;西西里咖啡則融合了檸檬的清香與咖啡的微苦,酸甜平衡得恰到好處,氣泡在口中散開時特別清爽,很適合台東炎熱的天氣呀。
Info.
臺東美術館
地址: 台東市浙江路350號
開放時間: 週二至週日 09:00 – 12:00 / 13:30 – 17:00 (週一休館)
野室珈琲W.G.cafe
地址: 台東市浙江路350號
營業時間: 週三至週日 11:00 – 17:00 (週一、二公休)
臺東舊火車站月臺|背影


在臺東舊火車站的月台,一切似乎都靜止在那個年代,斑駁的列車車廂、老月台的石磚與鐵軌,彷彿仍保留著昔日送別與重逢的氣息,如今這裡成為台東鐵道藝術村的一部分,保留了轉車台與月台的原貌,也多了幾分藝術的溫度。
月台上名為「背影」的雕塑特別引人注目,讓人不由得想起朱自清筆下那段熟悉的文字「我與父親不相見已二年餘了,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。」
Info.背影
地址: 台東市鐵花路369號
臺東火車站大廳|比西里岸之夢


走進臺東火車站大廳,映入眼簾的是牆上那兩幅繽紛的巨型畫作,彷彿為空間注入一股明亮的能量,藝術家江賢二以東海岸的山海景致為靈感,用柔和的筆觸與奔放的色彩,描繪出台東特有的自然節奏與生命力,讓人彷彿感受到海風的律動與旅程的愉悅氣息,也為平凡的車站增添了一點藝術氛圍。


每次想到台東,腦海裡總會浮現那片專屬於台東藍的海。
這趟兩天一夜的旅程,看見的不只是風景,更是融入了藝術與生活的樣子,沿著南迴公路前行,沿途散落的裝置藝術總能讓人停下腳步,靜靜欣賞太平洋的壯麗與溫柔。
在這裡,時間似乎走得更慢一點,也讓人重新被大自然與藝術充滿能量,感受到久違的平靜與放鬆,或許,該找個機會為自己安排一趟台東的療癒小旅行吧!
想更認識台東的藝術與文化,可以到以下臺東縣政府文化處的官方網站看看,整合了各式在地藝文活動,像是音樂會、展覽、表演與市集等,讓旅人能輕鬆找到想參加的活動。
如果你也想為下一趟台東之旅增添一點藝術氣息,不妨參考下方連結和資訊,探索更多關於台東的精彩活動吧!(作品展出,可能視情況撤除)
《本文為合作文,謝謝臺東縣政府文化處邀請》
Info. 台東藝文活動介紹
南迴藝術季
藉由藝術的力量,連結人與土地、自然,並深化在地文化意義,以「慢經濟」為發展目標。 透過藝術家的創作與在地社群的共創,將南迴公路的獨特自然景觀與多元文化融入地景藝術中,藉此展現地區特色,促進社群互動,並創造觀光發展的契機,達到活絡地方與永續發展的願景。
活動日期|2025/07/20 – 2025/10/31(活動雖已結束,但仍可自行依據行程前往體驗)
活動內容|從2018年開始,在台東南迴線舉辦的年度藝術活動,透過藝術裝置,串聯台東的自然地景與人文文化,將台東打造成一座「臺東大美術館」的理念。
詳細活動內容參考|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NanhuiArtProject/?locale=zh_TW
Google map|https://reurl.cc/EQY3gm 《2025南迴藝術季—文化走讀》
臺東藝穗節
以臺東的山海自然與人文地景為舞台,提供自由開放的平台讓藝術家盡情發揮,透過多元形式的演出與在地故事對話,將藝術融入臺東的生活日常。
活動日期|2025/10/16 – 2025/11/23
活動內容|6場藝穗撞遊 ╳ 8場藝術工作坊 ╳ 12場環境劇場
詳細活動內容參考|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TaitungFringeFestival
https://tour.taitung.gov.tw/zh-tw/event-calendar/details/5894
臺東聲音藝術節
關注人類與其他生命形式的相互依存關係,並透過聲音藝術的形式,反思在人類文明高度發展下,生物多樣性所面臨的危機,以及如何朝向一個多元、去中心化的共生未來前進。
活動日期|2025/11/01 – 2025/12/07
活動內容|延續去年「多物種的糾纏 The entanglement of multispecies」策展主題,藝術家們經由實地田野實踐研究、採集的創作歷程與論壇中的對話,內化而成今年作品並展出。
詳細活動內容參考|
多物種的糾纏展覽 2025.11.08-12.07
跨域聲音演出&市集 2025.11.01
藝術家分享會 2025.12.06
聲音工作坊 暖身中
臺東藝術節
2025年的主題是「沒有人是孤島」,透過藝術引導觀眾反思自身與世界的關係,尋找彼此之間的連結與共鳴。
活動日期|2025/05/22 – 2025/11/01
活動內容|匯聚10個風格獨特的演出節目,邀請觀眾一起重新思考自身與世界的關係,在藝術的交會點中,看見彼此、理解彼此,因為「沒有人是孤島」,我們終將在故事的流轉中找到共鳴。在這次的故事裡我們不只是一群觀眾,而是彼此故事裡的角色。
詳細活動內容參考|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Taitungartsfestival/?locale=zh_TW
https://tour.taitung.gov.tw/zh-tw/event-calendar/details/5892
臺東光祭
臺東縣政府在知本溫泉區舉辦的光影藝術展演活動,以環境與文化共生為核心概念,透過藝術裝置、光雕秀、手作體驗、在地市集等形式,引導觀者連結知本的山林、溫泉與在地文化,體驗自然療癒與地方深度。
活動地點|臺東縣卑南鄉知本溫泉區、溫泉村
活動期間|臺東光祭並非固定在特定月份舉辦,而是每年依據不同主題與策劃,在不同季節進行。(2024年為秋季、2025年為夏季)
相關活動照片參考|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ttlightfestival/
追蹤我的旅圖中 Follow us!


